2017年6月21日

如何自寫指標(畫圖、箭頭及文字)

一般人講到MultiCharts多半是強調它的程式交易與自動下單功能,其實本身MultiCharts也是一套功能強大的看盤軟體,尤其允許使用者可以自行設計指標,可引用外部資料,透過內建的運算與繪圖功能,就算不是程式交易客,主觀交易者也可以經由MultiCharts開發出輔助交易的看盤工具或指標,進而提升操作績效。自寫指標就跟策略開發一樣,可以天馬星空,發揮創意,寫指標甚至更讓人享受研發樂趣,本文先介紹基本的指標語法,之後有看到不錯的指標也會另外撰文跟大家分享。

2017年6月15日

【MultiCharts】如何操作參數最佳化(Optimization)

參數最佳化可以說是MultiCharts最迷人的一個功能,但寫在前面,需”小心服用”! 參數最佳化這件事本身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討論,甚至可以說是爭議,本文先教怎麼操作,後面另還有章節再介紹「參數最佳化陷阱」的議題。另外最佳化是一個很大的題目,可深可淺,由於本文屬於「六堂課學會PowerLanguage」的教學文,意在用較快且容易理解的方式教會大家正確操作參數最佳化,所以甚麼「移動窗格」啊,「In Sample」、「Out of Sample」、「Curve fitting」之類的,都暫不涉及,後面另闢章節討論。

2017年5月30日

快速看懂MultiCharts策略績效報告(Performance Report)

MultiCharts策略績效報告以圖跟表的形式客觀地描述交易策略的歷史績效,包含損益、勝率、風險等主要資訊,但其實績效報告提供相當豐富的資訊,我們將分成兩部分來教大家讀懂策略績效報告,本篇教大家如何快速掌握績效報告重點,之後再以獨立章節介紹績效報告中各式進階圖表及其運用。

2017年5月21日

【MultiCharts】成本線Part2:合約月成本線(附程式碼)

在這個部落格裡面最熱門的文章是這篇比均線更貼近市場的成本線,寫在2009年,不僅點閱率最高,期間網友私下來詢問的也最多。今天分享一下網友Alan的點子:劃出兩個合約月結算日間的成本線。

2017年4月12日

如何設定MultiCharts交易成本

MultiCharts預設交易成本是0,所以如果沒有特別去設,看到的回測績效會特別夢幻,因為是不含成本的。這邊以大台為例,教大家怎麼設交易成本。


2017年3月23日

【MultiCharts】交易濾網怎麼寫

何謂「交易濾網」?簡單講就是在不該進場時阻止策略進場,以提高勝率。交易濾網怎麼寫,分為初階與進階,最基本的做法是直接修正訊號的敏感度或是增加進場確認條件,後者典型作法是設法先定義出大趨勢,例如用一條200MA定義長線趨勢,在均線上只做多訊(把空訊濾掉),在均線下指做空訊,不過這樣的濾網畢竟還是商品自身的價與量構成,如果可以把外部的資訊,例如大額交易人淨部位(籌碼)或是選擇權VIX指數等等,放進來當濾網,這個濾網是不是就更具有不同層次的視野與效果呢!進階做法就端看開發者的想像力與經驗值。 

2017年2月22日

市場掃描視窗功能簡介(Pre-Scanning and Watchlist)

我們慣用的券商報價軟體,很常用報價行情表,可以自選商品,同時收看多檔標的即時行情,在MultiCharts裡面技術線圖雖是主體,不過MC內建的「市場掃描視窗」功能一樣也有行情表的功能,更善用了可以自寫程式的優勢,讓使用者可以自訂”選股”標準,從眾多追蹤商品中,找出中意的交易標的,這功能在股票交易上特別派得上用場。

2017年2月17日

台指期波動研究:星期幾波動最大?


同業前輩PO了一篇關於台指期成交量分布的研究,相當精彩,結論是相較於過去,近年台指期的成交量集中在上半場,也就是行情往往在上半場走完,下半場冷冷清清,該文一出,幣圖誌的牧清華也在臉書(請搜尋「吳牧恩」FB)貼了一篇他的相關研究回應。我們也來共襄盛舉一篇:禮拜一~禮拜五,哪一天台指期日內波動最大呢?

2017年2月5日

如何限定進場條件在N根K棒內有效,逾時失效

兵法云:「一鼓作氣,再而衰,三而竭」,投機交易也是一樣,預先設定的條件都符合了,但卻遲遲沒有進場訊號(行情沒有呈現應有動能),或是進場後沒有出現如預期的行情走勢,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個限時機制,果斷捨棄該筆交易。本文介紹怎麼在PowerLanguage寫出”限時生效”的語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