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情往往是動極思靜、靜極思動,壓縮後的突破策略正是常見的進場方式,典型定義”壓縮盤”的做法有ADX指標低檔、斜率趨於零、布林通道壓縮及均線糾結等,這邊教大家怎麼在MultiCharts PowerLanguage表達均線糾結。
2017年8月2日
2017年7月28日
2017年7月27日
【MultiCharts】Opening Range Breakout(ORB)策略介紹(附程式碼)
說起當沖交易策略,Opening Range Breakout(ORB)的知名度大概是數一數二的,該策略最早由Toby Crabel在他的「Day Trading with Short Term Price Patterns and Opening Range Breakout」一書中提出,但真正說要發揚光大,業界聞人Larry Williams靠ORB策略一年內從一萬變百萬的操作神蹟,才讓ORB聲名大噪。作為一個教科書等級的當沖策略,即便經歷盛衰風霜,一定也有值得我們學習與探討的地方,本文將介紹並探討這個經典策略。
2017年7月16日
【MultiCharts】Hull Moving Average(HMA)(附程式碼)
一樣,只要看到有別於傳統簡單移動平均線(SMA)的均線指標,其改良目的就是多不脫針對反應遲鈍或是盤整被巴兩項缺陷,Hull Moving Average(HMA)由一位叫Alan Hull的澳洲專業交易人所發明(請參看他的網站),做為改良版均線指標,HMA在許多報價軟體被廣為運用,不過很可惜,MultiCharts並沒有內建HMA指標,本文向大家介紹這個頗有知名度的均線指標。
2017年7月14日
【MultiCharts】Adaptive Moving Averages(AMA)(附程式碼)
自適應移動平均線(Adaptive Moving Averages, AMA) 是Perry Kaufman在他的「Smarter Trading」(1995)一書中首度提出,Kaufman另一本書「New Trading Systems and Methods(2005)」可能大家比較有聽過(努力找,網路上可以找到電子書,必讀),其中討論如何做到自適應(Adaptive)效果的章節裡這本也有提到AMA。在還沒能做到Machine Learning之前,Adaptive指的就是交易系統最基本可以動態適應市場變化的概念。
2017年6月21日
如何自寫指標(畫圖、箭頭及文字)
一般人講到MultiCharts多半是強調它的程式交易與自動下單功能,其實本身MultiCharts也是一套功能強大的看盤軟體,尤其允許使用者可以自行設計指標,可引用外部資料,透過內建的運算與繪圖功能,就算不是程式交易客,主觀交易者也可以經由MultiCharts開發出輔助交易的看盤工具或指標,進而提升操作績效。自寫指標就跟策略開發一樣,可以天馬星空,發揮創意,寫指標甚至更讓人享受研發樂趣,本文先介紹基本的指標語法,之後有看到不錯的指標也會另外撰文跟大家分享。
2017年6月15日
【MultiCharts】如何操作參數最佳化(Optimization)
參數最佳化可以說是MultiCharts最迷人的一個功能,但寫在前面,需”小心服用”! 參數最佳化這件事本身就有許多不同的意見討論,甚至可以說是爭議,本文先教怎麼操作,後面另還有章節再介紹「參數最佳化陷阱」的議題。另外最佳化是一個很大的題目,可深可淺,由於本文屬於「六堂課學會PowerLanguage」的教學文,意在用較快且容易理解的方式教會大家正確操作參數最佳化,所以甚麼「移動窗格」啊,「In Sample」、「Out of Sample」、「Curve fitting」之類的,都暫不涉及,後面另闢章節討論。
2017年5月30日
快速看懂MultiCharts策略績效報告(Performance Report)
MultiCharts策略績效報告以圖跟表的形式客觀地描述交易策略的歷史績效,包含損益、勝率、風險等主要資訊,但其實績效報告提供相當豐富的資訊,我們將分成兩部分來教大家讀懂策略績效報告,本篇教大家如何快速掌握績效報告重點,之後再以獨立章節介紹績效報告中各式進階圖表及其運用。
2017年5月21日
2017年4月12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